• 首页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公司介绍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健康百科 >

    人体成分检测仪的使用方法

    更新日期:2025-03-05 09:42:21

      一、技术原理与功能解析
      人体成分检测仪基于生物电阻抗原理,通过8个接触电极向人体输入50kHz-1MHz的微弱交流电,根据不同组织导电性差异(脂肪组织电阻>肌肉组织>体液),结合身高、体重、身体年龄等基础数据,经生物数学模型计算得出:
    人体成分分析仪
      1.主要指标:体脂率(15%-25%健康区间)、肌肉量(男性标准36%-44%)、内脏脂肪等级(1-9级安全范围)
      2.进阶参数:细胞内外水分比(ICW/ECW)、蛋白质代谢率、四肢肌肉均衡度
      3.动态检测:基础代谢率变化曲线(±10%波动预警)、相位角(反映细胞活力)
      二、标准化操作流程(以医用级八电极设备为例)
      (一)检测前准备
      1.生理状态调节
      空腹3小时以上(避免消化活动干扰)
      排空膀胱后静坐10分钟(稳定体液分布)
      运动后需间隔2小时(乳酸代谢影响阻抗值)
      2.设备环境校准
      水平放置于绝缘台面(误差<0.5%)
      室温控制在22±2℃(热胀冷缩效应补偿)
      电极片酒精消毒后自然风干(接触电阻<5Ω)
      (二)标准化操作步骤
      1.数据采集阶段
      赤足站立于底部电极板(足弓对准检测区)
      双手握持电极手柄(虎口完全接触感应区)
      保持直立静止20秒(肌肉放松状态)
      (三)检测后处理
      1.自动生成3D体成分模型(肌肉/脂肪分布热力图)
      2.历史数据对比分析(≥3次检测形成趋势图)
      3.生成个性化建议报告(含运动处方与营养方案)
      三、误差控制与精准度提升
      1.时间敏感性管理
      较佳检测时段:晨起后1小时内(基准值)
      女性生理周期第5-10天(避开体液波动期)
      补水间隔记录(每次饮水200ml需间隔40分钟)
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咨询厂家:136 0514 8240

    Copyright © 1996-2024|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    备案号:苏ICP备14049643号-2

    公司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科创路1号金港科创园综合楼11楼